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服务支持 > 正文

中央国家机关工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6-11-8 8:02:11 人气: 标签:服务开通关闭专区

  冬意渐浓的福州城,一股股暖意在街巷间蔓延,一丝丝温情在人心中微漾。

  一段时间以来,福建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纷纷走出机关、融入社区,面对面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心贴心解决社区发展难题,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掀起社区志愿服务热潮,有力推动机关作风转变。

  广泛发动,党员报到有序推进

  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推进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福建省委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五人小组会议和省委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工作小组会议先后进行了专题研究,强调要抓实抓好、抓出成效。2014年,省委组织部选择在福州、厦门开展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15年5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的意见(试行)》,明确了参加范围、职责任务、组织报到、服务方式等事项。该项工作正式铺开。

  为确保“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自2014年起,省直工委班子多次到福州市和部分社区开展调研。省委组织部文件下发后,立即组织制定省直机关《实施意见》,工委领导亲自审定,工委委员会议专题研究。要求省直单位党组织要增强责任意识,自觉把这项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安排,发挥与福州市社区结对开展文明共建的经验与基础,引导党员工作之余热心参与社区服务,扎实推进工作落实。

  省直各单位党组织积极响应,以“为什么进社区,进社区干什么,到社区怎么做”为主题,召开动员部署会,统一思想,明确要求。主动与社区做好沟通对接,共同商定党员报到、服务群众等事宜,签订共驻共建协议,有序开展报到服务工作。8月,在省直机关文明创建与省市共建工作会议上,省直工委就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防止扎堆共建进一步进行动员部署,提出要求。9月初,工委相继召开5场座谈协调会,先后召集省直近40个厅局单位就扎堆共建问题进行协调、了解报到工作进展情况,要求有关单位对结对社区进行调整,扎堆问题得到一定改善。9月中旬,在省直机关党建联系片会议,各单位汇报交流了各自开展活动的情况,并注重破解省直单位扎堆共建等突出问题,从面上有力推动该项工作得到较好落实。

  截至目前,省直93个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了报到服务工作,应报到党员33409名,已报到党员29867名,占89.4%。其中,党政机关党员15143名,已报到党员13994名,占92.4%;事业单位党员14595名,已报到党员13131名,占90.0%;学校党员3391名,已报到党员2462名,占72.6%;国有企业党员280名,已报到党员280名。各单位已认领“微心愿”3866个,已组建党员服务(义工)队696个,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425人,为社区办实事好事912件。

  主动对接,让真情爱心不打烊

  群众需要什么服务、有什么诉求?社区发展有什么难题?这是走进社区的党员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为确保该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省委组织部在全员落实在职党员到6个社区集中报到的同时,在寿宁县11个经济相对薄弱村建立联系点,以每2个党支部组成1个小组,挂钩联系1个行政村的方式,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倾听干部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持续推进组工干部“四下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活动。

  省直工委亦先行一步,在前期多次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工委领导班子带领机关党支部书记到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共商讨服务事宜,初步明确了助推社区党员诚信店建设、推广“135”党建工作先进经验等共建服务内容,并指定专人担任社区兼职委员。截至去年底,工委在职党员先后参加了社区“垃圾不落地”环保宣传和青运会安保志愿服务,为社区文化普及站捐赠书籍254册,为20个困难家庭解决燃眉之急,为10户特困户送上慰问金3万元,让群众得温暖、见实惠。

  在牵头单位的示范带动下,省直各单位积极拓思路、搭平台、细谋划,努力打造特色服务项目和服务品牌,做好“实”字文章,逐渐摸索出一条“居民群众点单、社区支部下单、在职党员接单”菜单式服务的新路子。

  以情融情重实效——省交通厅在选择报到社区时,避开已有多个单位挂钩的就近社区,经多方筛询,确立了更需要帮助的福新社区作为共建社区,避免资源过于集中。省卫计委妇幼处成立妇幼关怀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妇幼健康保健宣传等公益活动。第一届全国青运会期间,省气象局、省台办、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等单位发动党员到社区参加青运会安全志愿服务、公益环保服务等“我为青运作贡献”活动。省委办公厅宣教处党员到清流县龙津镇长兴社区报到时,听说社区在洪灾中损失惨重,全处党员当即筹资2100元。省纪委监察厅机关成立督查组,不定期到社区了解党员服务情况和群众满意度,将其作为党员干部评先评优和选任考察的重要内容。

  发挥优势促共建——省直各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充分利用资源和技术优势,主动参与社区服务,促进共建共联。如,省直机关幼儿园党员教师认领九彩社区“教育指导”岗位,组织开办“早教课堂”,免费为社区3岁以内的幼儿及其家长提供早教服务;省委老干部局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协助挂钩社区完善提升“互联网+”微信平台建设,发布党务、政务、社务信息,实现政务预约、电子便民服务;省少儿图书馆应社区群众之需,将图书流通点、数字分馆建在社区“一老一少一普”场所,丰富社区图书资源。

  特色服务亮点多——省检察院将“面对面”与“键对键”服务相结合,在职党员主动“接单”、上门服务,并借助QQ群、微信等社交网络,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关心弱势群体、文明创建、红色和法律教育以及社区矫正等主题和特色活动。省人社厅每天安排2名党员参加社区“四点钟学校”义务辅导活动,为小学生提供课业辅导、心理疏导、文体交流等志愿服务。省民政厅结合行业特点和居民的需求,在社区开展“粮油质量进社区”、“爱粮节粮进社区”活动,为居民提供粮食质量鉴别、粮油安全保障、爱粮节粮宣传等个性化服务,收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圆“微心愿”,在守望相助中传递温暖

  “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而是一个个微小心愿的达成。”对于社区困难群体而言,最好的关心不在于言辞,而是用行动表示我和你在一起。

  为让困难群众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帮助,省直工委发起“点亮微心愿,我们在行动”活动,依托福建机关党建网,面向困难党员、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开辟“微心愿”专版,征集他们想解决又解决不了、别人帮一帮就能解决的点滴困难、小小心愿。省直各单位党组织通过走访座谈、在社区设置许愿墙等方式,动态掌握居民服务需求,既鼓励普通党员认领助学、帮困等“微心愿”;又引导有专业特长的党员认领医疗服务、健康咨询、心理疏导、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微心愿”,努力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贴心服务。

  小小“微心愿”,服务“大舞台”。省高院党员为白龙社区困难儿童购买小台灯、书包、羽毛球拍,为孤寡老人送米、送油等生活必需品;省商务厅台湾处党支部与龙峰社区视力一级残疾的曹同学结成对子,为她募集了7400元帮扶金,并为她过了一次难忘的生日。省文化厅在强台风“苏迪罗”过后,第一时间到社区慰问3名受灾严重生活困难的居民。

  一床暖被,一个小厨宝,一套崭新的文具,陪独居老人吃一顿饭………一个个散落在坊间的“微心愿”就这样以不同的方式被认领,寸寸暖亮了困难群众的心。在“微心愿”公示招领的过程中,党员和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情系得更深了,不少党员甚至厅级领导干部都自掏腰包、踊跃捐款,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不少受助者表示:“党为我们雪中送炭来了!”

  截至目前,集中了大部分省直共建社区的福州市鼓楼区,共向全区5810名困难群众征集了5523个“微心愿”,已认领兑现5327个。

  “以前,信息不对称使得在职党员的热情经常与群众的需求对不上号,让党员感到‘沉’下去为群众做点事不容易、不方便。认领‘微心愿’”这个活动接地气,也容易实现,让党员能够真正‘沉’下去,‘动’起来。”

  “简单易行的一个举动,就可以让他人的心愿成真。这让我认识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可以落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上。”

  “‘微心愿’解决的虽是微小的问题,却直击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这个活动,不仅社区群众受益,也让参与其间的我收获了很多。”……

  谈到“微心愿”,党员们都有不少话要说。

  探索机制,致力做常做细做实

  为民服务,源于共产党人的一种使命、一份深情,更是一种信仰的传承。树立服务的意识,培养求实的作风,是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活动开展以来,省直各级党组织统一认识、迅速行动、精心谋划,有序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基本实现报到一个基层党组织,登记全部在职党员;反馈一个基层党组织,了解全部在职党员;监督一个基层党组织,追踪全部在职党员。

  如何在吸纳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活动做常、做细、做实,是一个课题。

  2015年12月25日,省委组织部、省直工委在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召开省直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推进会。会上,省直机关党建联系片片长代表、挂点三坊七巷社区单位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和三坊七巷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围绕推进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进行了交流。参会同志还就丰富和完善报到和服务工作、提升活动实效、构建常态长效机制进行积极深入的探讨。

  先行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试点工作的福州市,在实践中主动创新,制定出台了《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联系服务群众情况纳入干部考察暂行办法》,把党员干部参与这项工作的情况作为干部提拔任用和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省委组织部副巡视员林茂瑶对此给予充分肯定:“要注意及时总结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把一些成熟的做法和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执行下去。”

  省直工委常务副书记朱清就在职党员到社区“干什么、怎么做”提出五点意见:推行兼职委员制度、持续开展“微心愿”认领服务、尽力资助社区办实事、实施社区困难居民“精准帮扶”、帮助社区培训党员干部。“省直单位可以每年节省若干行政预算支出,资助报到社区办成一两件民生实事。省直机关党校拟于2016年第一季度为三坊七巷社区举办一期党员培训班,经费由工委承担。”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机关党委书记周瑛对做好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提出要做好“社区治理机制、政府与社区互动机制、服务机制、参与机制”的探索创新,通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把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履行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落实好,把居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回应好,把群众关心的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好,推动资源共享、党建共抓、文明共建。

  “可以利用全省党员教育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开设在职党员联系服务社区群众的便捷通道,促进群众所需与党员所能的无缝对接。”

  “完善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统合各方力量、各种资源,有效构建‘党建共商、服务共做、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文明共创’。”

  “组织在职党员定期参加社区‘党代表工作室’活动,通过常规约见、主题约见、指定约见等方式,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意见反映、问题解决的途径。”……

  参会同志你一言我一语,敞怀共议,畅所欲言,只为让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工作持久落地生根,促共建“有为”,党员“有位”、服务“有效”。

  根深向阳,才能枝繁叶茂。只有把根深深扎在群众之中,我们党才能永葆活力,事业才能蓬勃兴旺。在职党员深入社区开展服务活动,让最大限度地整合社区党建资源、惠及社区居民成为了可能,也让机关和社区党组织合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了现实。参与其中,谁能说在职党员和社区群众不是共同的受益者呢?

推荐: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