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从新闻英语的特点谈新闻的翻译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9-9-18 6:50:35 人气: 标签:英文新闻

  金木水火土查询表美英新闻刊物形形色色,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如报导、、述评、特写、广告等,所以其采用的文体也不尽相同。本文中所讨论的新闻文体主要是新闻报导(news story, news report)、评论(comments)和特写(features)等。新闻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新闻报导的翻译,除遵循一般的翻译原则外,还应遵循新闻翻译的基本规律。

  首先从语言风格上讲,不同刊物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类型的文章也有不同的文体特点,然而其写作都受一些共同因素的影响,因而也形成了共同的新闻英语特色。第一,新闻刊物是大众媒介,读者面较宽,其语言必须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大众性是其一大特点。第二,新闻界十分注重阅读趣味。有的新闻学家称它为“新闻价值(news values)的试金石”。为了增加报导的趣味性,不仅要求报导内容,而且要求它所运用的语言要适应读者的爱好和阅读习惯。第三,节俭是精练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出于报刊节约篇幅的实际需要。在社会,广告利润丰厚,报刊十分珍惜版面篇幅。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报导尽可能多的内容,新闻写作人员就得采取一切手段来浓缩和精炼语言。上述三个因素,即大众性、趣味性和节俭性构成了新闻英语在语言风格上的特色。

  新闻英语的语言有趣易懂,简洁精炼,用非常经济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删去可用可不用但又不影响表达内容完整与准确的词。此外,新闻语体语言清晰,不能模棱两可,更不应晦涩难懂,但同时,新闻语体又讲究表达有力、叙述生动,因而我们翻译时必须在用词上多加,表现出新闻文体的总貌。

  其次,新闻英语也有其明显的词汇特点。第一,常用词汇有特定的新闻色彩。新闻报导常使用某些词汇来表达事实和事件,因此这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后逐渐取得与新闻报导相联系的特殊意义,成为新闻体词语(journalistic words)。例如,horror一词是新闻标题中长用的词,用以表示不幸事故和行动,再如nadir常指“两国关系的最低点”。此外,新闻报导中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套语,如according to sources concerned (据有关方面报导),cited as saying(援引…的话)。第二,使用“小词”。小词(midget words)即简短词,一般为单音节词。小词的广泛使用一是由于篇幅有限,用小词可以免于移行,二是由于小词的词义范畴很宽,一般比较生动灵活。新闻英语称这类词为synonyms of all work (万能同义词),如back(支持), ban()等。第三,大量使用缩略语。这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比如WB(world bank世界银行), ASP(American selling price美国销售价), biz (business商业)等。第四,临时造词。为了表达需要和追求新奇,新闻报导常常使用“临时造词/生造词”, 即临时创造或起来的词或词组,例如Euromart(European market 欧洲市场),haves and have-not(富人和穷人)等。

  :许多人为了糊口经常搞违法黑市买卖。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人都有被的,个个都有违法的事要隐瞒。

  在这个例子中,just to get by 不应从字面意思理解为“仅仅去一下”,而对于 “sin” 的理解,“违法的事”显然比“原罪”要贴合原文。

  再次,新闻英语的语法特点也很显着。第一,时态的使用。在英语新闻中现在时被广泛使用。为了造成事件正在进行中的效果,给人以真实感,无论是标题或是正文都常常采用现在时代替过去时。另外,甚至在said, told, reported, added等动词过去时后面的that宾语从句中,过去时也常常为现在时态所替代。第二,较多使用扩展的简单句。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文体在语法方面一个重要特点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将丰富的信息压缩在有限的篇幅中。常见的方法有使用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语言成分扩展简单句,有时还较多的使用插入语代替从句,从而简化句子结构。第三,前置修饰语高度浓缩。新闻文体为了使句子结构紧凑严密,大量使用前置修饰语修饰名词,如a hand grenade and machine gun attack。

  基于这些语法特点,在翻译过程中,要结合汉语的语言习惯,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翻译时注意中英文在新闻中不同时态的表达方法:英语中多用现在时态,汉语中多用过去时态,且汉语往往借助时间词,如“昨天”、“明日”、“将”等以衬托时间关系。第二,针对新闻英语在句式和修饰方面的特点,可以采用切断、拆译、倒译、插入和重组等方法进行英汉和汉英对译。

  :但有一名白宫助理人员说,几乎已放弃了在耶撒冷恢复谈判的希望。这次谈判是两个星期前由于萨达特撤出谈判代表团而宣告中断的。

  要做好新闻的翻译工作,除了应具备语言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必要的文化常识和常识,要注意扩大知识面,这样才不会误译或导致严重后果。比如有过这样一条电讯:“1956年7月,尼克松再度来到远东,他到菲律宾、南越、、泰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六国活动。” 这条电讯可能来自外文资料,但在翻译此资料时,把和南越当成的国家。这样的报导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此外,考虑到中英两种语言习惯的差异,尤其是在很多情况下,对外新闻报导的翻译往往采用非逐字对译法,这就需要引入另外两种翻译方法——编译和解释性翻译。

  编译——由于新闻价值的作用,在对外新闻报导的翻译中,要考虑外国受众的要求和兴趣,对新闻内容进行选择,有的放矢。因此有时在国内报导中占相当篇幅的新闻,在对外报导中则被编译成、图片新闻等。

  战胜所有对手,并创造新的奥运记录。她为中国射击队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了第一块金牌,也使中国代表团夺得的金牌总数上升为6枚。(《日报》 1996.7.2)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逐字翻译,而是兼顾了中英文两种语言特色,句子结构和语态也发生了变化。

  解释性翻译——新闻讲求清晰易懂。同英语新闻一样,汉语新闻报导词语求新,“行话”、“历史典故”等丰富多样。要想清晰通俗易懂地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国外读者,常常需要使用解释性翻译的方法。具体说来,有关历史事件、地理名称、我国独有的机构、节日、习俗、行话、套话和历史典故等都需要采用解释性的翻译方法。比如“巴金”译作“Chinese writer Ba Jin”, 又如“江苏”译作“Jiangsu in east China”,以便让外国读者了解以上这些地方的地理及特点。

  通过本文的上述阐释,我们在新闻的对译过程中,除了要遵循翻译的一般原则,还需注意新闻的文体特点;而要提高新闻的翻译水平就需要做到语言知识丰富、词义理解正确、语法概念清晰、文化知识广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财成国际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上一篇:运行支持系统
下一篇:没有资料